新闻资讯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有 比 较 才 知 道 有 差 距

时间:2014-12-31 11:53:11  发布人:  点击:2811次

 

有 比 较 才 知 道 有 差 距
 

李霞

虽然我认为我也是非常认真地备课,虽然我也知道胡老师备课极其认真,虽然我早就知道胡老师是“百科全书”,但是当亲耳听到胡老师讲出他是如何备课的,我还是感到自愧不如,敬意油然而生。

自从我成为一名真正老师的第一天起,我就要求自己至少提前一周备好课、写好教案、上课前复案。备课过程是:1. 吃透教学大纲、考纲、教材,掌握重难点;做大量相关习题,了解考点、题型及考查的深广度。2. 在写教案时,除了考虑知识的逻辑性外,我会尽量按照学生容易接受、理解的思路来设计。记得一位名人说过“没有热情,能打动谁。”,所以在课堂上我会用满腔的热情、用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的评语)用眼神和微笑与学生进行思维交流,使自己的课堂效率更大化,得到学生、家长、领导的肯定,故而在2004年被评为省“巾帼建功”标兵。

可是对照胡世民老师,我发现我有点“不思进取”了。想想胡老师每天几乎和班主任一样早的到校、比没有晚课的班主任走得还晚,想想胡老师每天在办公室里全神贯注看书、查资料、写教案、改教案的身影,都让我佩服不已。他所下的“笨功夫” 、“苦功夫” 、“细功夫”、 “精功夫”,我都是有差距的。

一、胡老师是“研读教材、课标、考纲”;而我是通读、精读;

二、胡老师是把要讲的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设计在教案上,并根据现实调整重点、难点;而我是框架勾画,留有“机动空间”,根据学生固有知识点、考点出现的几率调整重难点;

三、胡老师是细致了解、研究学生;而我是“随境而迁”:也许是身为班主任的原因,我善于和学生进行“不经意”的交流,了解他们在各个方面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教学方式、并能及时机型有针对性的辅导;但想想自己是科任老师时,就与胡老师有较大差距了,尤其是看到胡老师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找“不过关”的学生“背”、“讲”、“辅导”等,我更是敬佩。以前我还自己做过教学反馈、看学校的教学相长,但近期除了与学生当面交谈,很少去看学校的教学相长了,这也与胡老师“十分重视、研究学校的教学相长中反馈出的信息,并修正、改进教学”有差距。

四、胡老师是课前要预演,锤炼词语的精准;而我在课前只是“复案”,再简单设计一下“机动空间”;在习题课前能多想几种类型题,、几种解题方法及对应的高考题等,没有下像胡老师那样的“精细功夫”。不知道这是不是文理科的差别。

基于以上几点,我得好好向胡老师学习。学习他那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学习他把“备课是每个工作日中头等重要大事”来做的精神,学习他“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努力俯下身来备好课、静下心来上好课”的精神,学习他对“教学设计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对“教学语言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的精神,也要像他那样 “充分认识到‘每一堂课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唯一’”并来鞭策自己,使自己早日成为像胡老师一样的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