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看胡世民老师《我是怎样备课的》有感

时间:2014-12-31 11:52:47  发布人:  点击:2936次

 

看胡世民老师《我是怎样备课的》有感
 

周岩

提到胡世民老师,脑海中立即会浮现出一个见你面便微笑的和蔼形象。大家私底下都称他为“大百科全书”。我在有问题时经常会向他请教,因此便有了些许交往,对他的言行有了一定认识。胡世民老师的文章我看过两篇,一篇为前几届教师论坛他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研究,还有便是这次教师论坛的《我是怎样备课的》(以下简称《我》)。

胡世民老师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其言其行都值得我学习。从这篇文章,结合我平时对胡老师的观察,我觉得学习胡世民老师,应该学习以下几点:

一、学习胡老师认真严谨的对待科学对待工作的态度。记得刚参加工作那年上晚汇报课之后,胡老师在第二天午饭后找到我,指出我在课堂中的一次口误(混淆了“卤化氢”和“氢卤酸”的概念)。其实那个口误我也知道,只是我有时认为上课有那么三四次口误无所谓。这件事顿时让我对胡老师有了新的认识:一是他作为政治老师能听出化学上专业术语的错误使我由衷钦佩;二是尤其我在听了其他老师说胡世民老师由于备课认真上课基本无口误,这使我由衷地产生景仰之情。

由于我在下班后经常在学校锻炼身体,所以较其他老师走的晚。但在我锻炼完身体后,我仍然会发现胡世民老师没有走,出于好奇(他怎样备课)和礼貌,我会走进他办公室和他打招呼,记得有一次我惊讶于胡世民老师在练习册和教材的空格处对习题和课文内容的备注,几乎写满了除正文之外的所有空白处,从字迹上看有新有旧,肯定不是一次备课的结果;文字有红有蓝,肯定是用于区别内容的。作为一位已经很出色的老教师,已经能把所教授内容熟记于胸的老师,仍然这样认真严谨的备课,顿时让我汗颜。

再有就是肯胡世民老师《我》这篇文章,通篇几无错别字。这样的态度,应该是胡老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

二、学习胡世民老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习惯为优秀之本。胡老师无论春夏秋冬,到校时间和班主任一样,下班时间走的要比很多班主任晚,几乎没有改变。而且到校之后,我经常看到他拿着办公室的水壶打水。在工作学习习惯上,就像他在《我》中提到的,他经常看书,积累素材和资料,以便于上哪节课时需要用到什么便能马上重大脑中提炼出来有用的信息;作为老师我们都知道,相同的课切入点可能有好几个,但胡老师总是能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这和他善于积累素材这习惯有关系;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教法和学法都不一样,但胡老师总能找到适合学生的教法和学法,者从他所教授班级的成绩就可看出,这和他善于理论学习这个习惯有关。

三、学习胡世民老师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老师,应该有大爱心,大境界,胡世民老师很好的诠释了这两点。他对于学生的爱,对学校的爱,对我们这些后辈的耐心指导,使我觉得他就是一个活在现代社会的古代的谦谦君子。在这个充满铜臭的社会上,即使在较为社会清洁的教育系统里,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胡老师这样呢?在我们这些普通教师的“得过且过”、“学校又不给钱,我坐着工作干什么”等等思想行为的同时,胡老师却承担了很多学校工作而不考虑报酬,这尤为使我感到渺小。我觉得他那种无私奉献、不重名利、关心他人的精神不仅是学校需要的,也是我们当今社会所需要的,这也应该是加快学校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强大精神动力。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胡世民老师就是黄山,集五岳之精华。胡世民老师是一座高山,但我们不应该只是观看景仰,更应该学习。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习胡世民老师,应该不止是我所说的这三点。胡老师身上的点点滴滴,彷佛就像一朵朵火花,,随便采一朵,便可以使我们发光。那就让我趁着还算年轻,多采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