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前
胡世民,高中政治老师,大连二中的一名传奇教师,在学生中的口碑很不错,都以没有听到他的课为遗憾,贴吧中关于他的讨论贴更是举不胜举!
2009年期末,他在学校的教师论坛上给我们做了一次精彩的演讲《我是如何备课的》,给我的震撼不是一星半点,原来人家被称为优秀教师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他的这次演讲中,我总结了他是如何备课的。胡老师备课主要分了四个环节:
一:每堂课前,在研读材料上下一番笨功夫:通过阅读教科书的单元、课、框、目的题目和教学参考书中的教学提纲,大致了解一下即将要上的这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框架。
二:每堂课前,在精心构思教学设计和认真书写教案上下一番苦功夫。
三:每堂课的课前课后,在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下一番功夫。
四:每堂课前,在教学预演上下一番精细功夫。
结合胡老师的这四条备课法则,加上我的数学这一学科特点,总结出今后我自己的备课法则:
不同与其他学科,高中数学有着自己的特点:各部分内容各成体系,相互联系不太,所以我把知识分成七大块,称之为“块状理论”
第一块:集合、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与导数(函数)
第二块:三角函数、三角变换、解三角形、平面向量(三角)
第三块:数列(数列)
第四块:立体几何(立体)
第五块:解析几何(解析)
第六块:概率与统计(概率)
第七块:选修(三选一)
首先,备课之前,总要把所要讲授的内容划分块,使学生感觉所接触的知识有体系,目标明确,高考的考试说明中有对各部分内容的要求,仔细研读才能更好的把握高考!比如三角部分,每次教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都要事前让学生回去牢记公式:和差倍半、正弦、余弦定理。
其次,每堂课前,我都要对要讲的习题进行总结,哪些是相同类型的,哪些是不同类型的,再根据难易程度进行排序,从而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每逢习题课,都事先和学生交流下,哪些题大部分同学都不会,哪些题可以不讲,从而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再次,教案,这是我特别需要向胡老师学习的地方,以前我觉得教案这东西纯粹就是浪费时间的东西,可听完胡老师的演讲之后才发现自己竟然忽略了如此重要的一个环节。教案不仅仅反映了自己上课要讲的内容,更体现了自己整个的备课思路,可以壮大自己的“块状理论”,也为下节课提供了思路,总之好处多多。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教案将走入我的生命!
最后,作为我这样的一名青年教师,上课前应多听听师傅和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的课,以弥补自己经验上的不足,防止遗漏知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