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习胡老师敬业精神,提高自己备课质量

时间:2014-12-31 11:39:26  发布人:  点击:2883次

 

学习胡老师敬业精神,提高自己备课质量
 

                                   李勇

胡世民老师是我校一名普通的政治教师,他对工作的态度令人佩服。胡老师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早来晚走,工作兢兢业业,每次去政治组,都能看到他在备课。众所周知,胡老师学识非常渊博,这源于他书读得较多,对于备课方面了解很少。放假前的教师论坛上,听了胡世民老师介绍他是如何备课的,心里感触很多。相比之下感到自己在备课上是多么欠缺。

胡老师的备课分四个步骤:首先在研究教材上下“笨”功夫,他会很详细地占有资料,通过教辅材料的研究,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明确重难点。他能根据政治学科的特点,列举学生课后见不到的实例。促进学生们在课后做题时独立开动脑筋去迁移和运用课上所学知识。其次在构思教学设计和书写教案上下“苦功夫”。他会根据课标和高考纲要及教科书上的知识体系,认真确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但又不拘泥于教参。对他来说,教案是不可或缺的,是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是对各种教材消化后再加工的产物。再次在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下功夫,胡老师经常找学生交谈,经常与班主任沟通,以进一步了解学生,能根据教学相长反馈的信息,认真修正教学思路,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努力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们的实际。最后在教学预演上下功夫,胡老师在写完教案后,总是挤出一定时间在头脑中认真进行课前预演。

我在备课时,基本上看教材和练习册,按照教材写教案,很少研究教参和大纲。教材虽然简单,其内涵和外延极丰富,需要教师帮学生深入挖掘,从而透彻掌握教材,学生从掌握知识到发展智能又是一个飞跃,更需教师对学生点拨、指引和训练。写简案是完不成这些任务的。只有备详案是上好课的必要基础。

有时候懒得写教案,会把同事的教案拿过来参考,美其名曰是统一进度,通过胡老师的介绍,我得到反思:别人的优秀教案是别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多变的活生生的自己的学生具有借鉴价值,但绝不应代替自己的思考与实践。别人已凝固了的教案,决不应完全照搬。因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生不同,教师不同,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理解不同,概念怎样阐释,公式怎样分析,习题怎样处理,决无定法可言,别人再好的方法也无法预料每个教师自身的能力实际和他所面临的学生实际。

有时候我有这样的想法:年年教,年年写,没有必要,拿旧教案上课照样行。为了应付学校检查,有的虽然不是旧教案,但仅是一案多本而已(旧教案copy

这种人迷信旧案、以旧代新,不仅行动上表现了一个惰性,思想上也表现了僵化,不求进取。因为看不到事物的变化、发展,墨守陈规。以不变应多变,必定课上不好,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为什么胡老师的课吸引学生,因为他付出得太多,他把工作看成了事业,用百倍的热情去面对,而我有时候把教学看作是工厂里流水线上的一个岗位,机械操作,没有创造热情,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必须对备课的功能与重要性重新认识,只有思想意识转变了,才能使教学变革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