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月红
作为同组的同事,和胡老师共事十余个年头了。其实,早在参加工作之初,就已经对胡老师心生敬意了,他和我自己的姐姐一样大,所以我一直尊称他为师兄。这么多年来,每每在学科上遇到问题和困惑,我都会求助于他,为此,我和我们原来政史地组的其他老师都称他为“活电脑”、“百科全书”。
虽然如此,还真的没有通彻的想过该怎样向胡老师学习、该学习他的哪些方面……恰逢学校组织向胡老师学习活动,通过这一契机,我进行了仔细的思考,觉得胡老师值得我学习的地方真是太多了,现总结如下:
一、对工作的热爱
如果没有对工作的热爱,就不会有认真备课、做好本职工作的内在驱动力。
即便是在教师涨工资前收入十分微薄、大家怨声载道时,胡老师虽然自己那么优秀,但他始终认为教师是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我们学校的学苗一直不理想,但他从来没觉得自己大材小用、很少听他抱怨;在这次教师涨工资之后,他更是觉得每月拿这么多钱,要对得起学生、要对得起这份收入……
他的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曾经躁动不安的我,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准确的定位、更清醒的认识,让我对这份工作产生了热爱之情。
二、高度认真负责的精神
在这里,我主要想讲备课、课后督促和课后反思三个方面。
第一,在备课方面
胡老师是一位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教学功底、广博的知识、机敏的头脑、生动的语言的优秀教师,我们一致认为他即使不备课一样能把课上的十分精彩。但即便是这样,他对备课从不马虎、一丝不苟。
其一,在每个假期,他会看很多的资料,就已经开始为新学期的课程做准备了。广泛搜集材料,这就为新学期的备课工作赢得了很多主动。其二,在备课的过程中,反复阅读、深刻挖掘教材,把教材知识和占有的新颖贴切的感性材料结合起来,用感性材料来理解理论知识、用理论知识来分析感性材料。其三,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设计环节、设计活动、设计问题、组织语言,编写教学详案。其四,从不仰仗固有的经验沾沾自喜,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
胡老师写的教案可以成为我们备课时的重要的借鉴,因为他写的教案实在是太好了,真的是精心备课的结晶,比学校要求年轻教师写的详案还要详尽。
我自己在备课中做的与胡老师相差实在是太远了!在今后的备课中,我一定要努力向胡老师看齐,认真搜集素材、仔细研究教材、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把教学中可能要说的话、可能要发生的情况事先想好,做到有备无患。
第二,在课后督促方面
实际上,我们文科课上即便讲得再精彩,如果课后功夫不到的话,效果也几乎是零。所以,加强课后督促是巩固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成绩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胡老师在这方面做得也是极为认真细致: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从不流于形式;时常找学困生沟通交流,耐心帮助他们提高成绩;每次考试后,认真分析成绩,寻找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和部分学生谈话;想尽各种办法,如知识点小考、测试卷、布置作业等来使学生及时巩固学到的知识。
其实,胡老师在批改的时候也经常为学生的敷衍、达不到期望值而失望、气愤,但他从不因此而松懈。
而我在这方面做的还真是不够耐心、不够细致。
第三,课后反思方面
有反思才能有提高。为此,我们的教案上设计了课后反思这一环节。但我们教师能在课后及时认真填写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包括我自己。而胡老师几乎都是在每次上课后及时认真的填写,从不应付差事。这么优秀的教师还能坚持这样认真的反思自我,怎能不将优秀进行到底?!
有胡老师这样的榜样,深深的感觉到了什么是差距。尤其是自己休完产假回来接的两个班的学生对自己差强人意的评价,让我这个从教十年的老教师惭愧不已!开始的时候,由于还算深受以往学生的喜爱,自己便把问题完全归咎到了学生的身上,也没有及时采取什么积极有效的措施,从而没有迅速扭转局面。
过了一段时间,我才发现自己真是有很大问题:教材掌握不像以往那样通透、备课也不像以往那样充分、记忆力和精力都大不如从前……一想到这些,我就觉得愧对学生、愧对领导的信任,自责不已!
其实,有的时候真的觉得自己带孩子挺辛苦、睡不好,再加上计算机考试、评职等好多事,所以有点力不从心,也经常拿这个聊以自慰。但细想,这是理由吗?这个理由充分吗?
我自认为自己算是一个比较认真负责、积极向上的人,而今而后,我一定要竭尽全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身边的榜样看齐,做一名称职的好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