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娜
都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用在胡老师身上,最恰当不过了。在教师论坛上,听了胡老师 “我是如何备课的”的发言,我深深的感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作为年轻教师,我更需要像胡老师那样,在备课上下功夫,用爱心去教学。
胡老师在备课上的用心值得我学习。胡老师每次上课前,都在研读教材上下功夫。
他不但要阅读《课程大纲》,而且还会借助教学参考书,逐字逐句反阅读教科书,还会去阅读教学参考书中相关的拓展性、延伸性的材料,而且还会做很多练习册。
要做到这些,一天容易,天天如此,并不容易。我在教学的时候,也会去研读教材,也会去阅读并研究参考书,但是对于参考书后边的拓展性、延伸性的材料看的却很少,更没有做到像胡老师那样,做很多练习册。也许这就是我和胡老师的差距所在吧。我想,以后我也要一胡老师为榜样,多花一些时间在教材、教参的研读上。
胡老师对教案的认真书写值得我学习。胡老师每次上课前,都会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以及课堂提问,然后认真书写教案。记得曾经听胡老师说过,他的教案,从来不留到下一年,而是用过之后就直接扔掉,他为什么会把自己辛辛苦苦写的教案扔掉呢,他是为了鞭策自己,在下一轮教学到此内容时重新备课,提升自己。我在上课之前也会去写教案,但有时并没有觉得教案多么重要,而是把上课的大致内容写到教案上,一些过渡性的内容并没有想的很清楚,就等着上课时临场发挥。现在想来,我和胡老师的教学能力相比,一定还差很多,如果在教案上不下功夫,又怎么可能临场发挥好呢?在以后的教案书写上,我一定会苦下功夫。
胡老师在每堂课前的精心预演值得我学习。胡老师在每次上课前,都会挤出时间在头脑中认认真真地进行课前预演。曾经偶然一次我看到胡老师拿着小黑板在走廊小声的讲着课,当时我还奇怪,胡老师在做什么,后来听人家说,胡老师是在把要上的课提前讲一次。
我们大多数老师,只有在上公开课的时候,才会有这种课前的预演。我想要是我们都能做到这一点,那我们的课一定也会像胡老师那样生动。
胡老师是在用自己的心教学,也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胡老师总是和很少几个来的早的班主任一起到校,总是比班主任离开学校还要晚。我身边有这样的师德榜样,我也一定时刻鞭策自己,备好课,上好课,做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