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双向细目表研究技术
时间:2015-03-10 18:8:44 发布人: 点击:8626次
一、为何制作双向细目表?
正规考试命题,必须先制作双向细目表。通过一张试卷的命制要体现如下功能:毕业、选拔、教学导向。
高考试题要符合课程标准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要符合相关的技术指标:难度、效度、信度、区分度。只有通过双向细目表来规划、约束才能避免命题者的主观倾向,保证试题的质量。
虽说我们出卷不做细目表,但是老师在出题的时候总有计划的,想考些什么?怎么考?考出什么水平?出卷人脑子中总有个形,所以出来的卷子才不会出格,只是没有正规出题那么细,那么严格。
大多数高中一线教师无缘高考命题,但是研究高考双向细目表,是聪明的教师必做的一件事。通过研制高考双向细目表,教师就会明确掌握高考考了什么(知识点)、怎么考(能力要求、题型)、考多难(难度系数)、考试区分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够把高考双向细目表烂熟于胸,是教师专业性的重要体现。
二、何为双向细目表?
简单来说,双向细目表是命题计划书、结构图和依据。“双向”指的是:知识点和能力层次。“细目”指的是试卷中的所有题目。
双向细目表是以能力要求和知识要求为双向,分别说明各题目考查测评目标。
建立双向细目表可以帮助命题者理清能力层次和知识内容的关系,从而确保日常教学和复习真正以高考为导向,能充分反映考试的内容、形式和难度,提高教学针对性,不做无用功。
三、如何制作和研究双向细目表?
高考命题要执行教育部高考命题指导意见、学科《课程标准》、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相关要求,在认真研究上述纲领性文件的基础上,按照如下步骤研究:
1、列出各题型、题号
2、列出各题考查知识目标
3、列出各题考查能力层次
如:数学主要有四层能力结构,即事实性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概念理解、运用规则、解决问题
如: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对学科细想方法的认识。
4、列出各题分值权重
5、列出各题难度(容易题(0.90-0.75左右)、中档题(0.70—0.55左右)、难题(0.45-0.20左右),整卷的试题难度设置比例3:5:2,及容易题和较易题占30%,较难题占50%,难题占20%。
内容要点中包含多少细节数是主观而定的
6、写出数据分析得出的命题趋势分析和结论
上述内容,可根据学科自行调整调整。
附例1:2010辽宁省物理高考试题双项细目表 制表人:***
考试内容 |
题号 |
考点╱选材 |
理解能力 |
推理能力 |
分析综合能力 |
应用 数学 |
实验能力 |
题型 |
|
模块 |
单. 元 |
分值 |
|||||||
物理1 |
运动 |
16 |
质点的运动 |
|
|
|
√图像 |
|
选择/6分 |
相互 作用、牛顿定律 |
15 |
力和平衡 |
|
√ |
|
|
|
选择/6分 |
|
18 |
力和平衡 |
|
|
√ |
|
|
选择/6分 |
||
23 |
力和运动的关系 |
|
√ |
|
√ |
|
计算 /15分 |
附例2:2010辽宁省英语高考试题双项细目表 制表人:***
题型 |
题号 |
考察内容 |
考察能力 |
分值 |
权重 |
难度 |
|||
理解 |
分析 |
推理 |
归纳 |
||||||
阅读 理解 第 一 节 |
56 |
细节理解(理解语句) |
√ |
|
|
|
2分 |
本节总计30分占全卷 25% |
0.73易 |
57 |
细节理解(分析原因) |
|
√ |
|
|
2分 |
0.76易 |
||
58 |
推理判断(推断原因) |
|
|
√ |
|
2分 |
0.72易 |
||
59 |
推理判断(推断主题) |
|
|
√ |
|
2分 |
0.62易 |
||
60 |
词义推测(理解语境) |
√ |
|
|
|
2分 |
0.29难 |
||
61 |
细节理解(理解词句) |
√ |
|
|
|
2分 |
0.60易 |
||
62 |
细节理解(理解语句) |
√ |
|
|
|
2分 |
0.73易 |
||
63 |
推理判断(推断态度) |
|
|
√ |
|
2分 |
0.54中 |
||
64 |
推理判断(推断原因) |
|
|
√ |
|
2分 |
0.74易 |
||
65 |
细节理解(理解转折) |
√ |
|
|
|
2分 |
0.58中 |
||
66 |
细节理解(理解语句) |
√ |
|
|
|
2分 |
0.72易 |
||
67 |
主旨归纳(概括题目) |
|
|
|
√ |
2分 |
0.66易 |
||
68 |
细节理解(分析原因) |
|
√ |
|
|
2分 |
0.67易 |
||
69 |
细节理解(分析原因) |
|
√ |
|
|
2分 |
0.65易 |
||
70 |
推理判断(推断文体) |
|
|
√ |
|
2分 |
0.61易 |
||
数据分析 |
1. 事实细节题,总计8题,占阅读题权重53%;题干表述词because, learn from 2. 推理判断题,总计5题,占阅读题权重33%;题干表述词might…; infer from…probably… 3. 主旨归纳题,1题;词义猜测1题,各占阅读权重7%;题干表述词the closest in meaning; title 4. 综上,基于文本理解的细节题和基于语篇的推测题为阅读题型的主体; 5. 事实细节题、猜测词义题命题立意指向具体语句理解; 6. 推断题、大意题,命题立意指向语篇整理题解+具体语句理解。 7. 具体语句理解中,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是阅读理解的高频考点。 8. 高考研究启示之一:阅读题,整体难度较低。高三阅读复习,不选偏、难的阅读文章。 9. 高考研究启示之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突出篇章整体理解基础上,重点词句的理解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