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教学科研 > 校本研训

校本研训视导结束

时间:2015-04-07 9:0:35  发布人:  点击:3560次

             大连市教育局委托大连市教育学院进行的本年度对我校的校本研训视导工作结束。视导工作主要由访谈、查看教师培训档案、查看教师继续教育成果、有关教师座谈、问卷、部分教师实际操作、检查网络使用情况等部分构成。检查组对我校校本研训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对我校在教师教育形式和管理方面的创新给予高度评价。

 

附:我校校本研训汇报稿

创新教师教育形式,提高校本研训质量

大连市第二中学

2006年起,大连市开始实施“十一五”教师继续教育,本轮继续教育和以往不同的是在教师的培训方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过去的集中培训为主转变为以校本培训为主。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研训一体、以研促训,以训带研成为本轮继续教育的突出特点。为真正实现同伴互助,形成自主学习的风气,必须创新教师培训形式。

在教师培训的具体实践中,我们也做了一些探索,根据我校教师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些针对性措施,取得了一些效果。

同伴互助——互相学

创设条件,促进同伴互助。大连市“十一五”期间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教师间的同伴互助。我们认为这是非常好的思路,因为一般说来,整体大于部分,大家就一个问题展开争论,只能会使问题越来越清楚,而且在争论的过程中还会锻炼老师们的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在争论中老师们会开阔眼界,深化认识,总之,这一切都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文化品位的提高,因此他们要努力创设条件,把同伴互助工作落到实处。

集体备课是实现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我们一直十分重视教师的集体备课,首先在集体备课时间的安排上给予充分保证,在每周四,有雷打不动的两个小时时间用来集体备课。其次,在内容上不仅要求教师集体备课中做到诸多统一(如同一教学进度、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更通过制度设计引导教师对所教学科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不仅要研究是什么,更要研究为什么,如不仅研究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更要探讨该问题为什么是教学重点难点的;不仅探讨某知识应达到什么层次的目标,更要研究为什么要达到某层次;不仅仅研究教学的流程,时间的分配等形式上的问题,更要深入探讨解决某知识的具体方案等实质性的问题。在这种研究和探讨中,会遇到很多用以往的知识解决不了的问题,于是就会产生学习的冲动,这样就使学习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在这种主动学习的状态下产生的学习愿望,不仅有极强的应用性,而且肯定是高效率的。主动学习风气的形成,必然提升教师的文化品位,也一定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示范课是实现教师之间互助的有效途径。这种互助既表现在课程的准备中,更表现在课后的评价中。一般说来,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除了自己搜集资料外,教研组其他教师都会参与意见,在这种参与中,老师们的业务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实现了相互间的互助。在此基础上,他们也非常重视示范课后的评价,通过课后评价,不仅进一步实现了教师间的互助,更重要的是激发老师们的学习积极性。为搞好示范课的评价工作,他们研制了示范课(公开课、观摩课)评价标准,标准要求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课后作业的布置各个教学环节,从板书的设计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否最优化都要做出评价,标准特别要求评价中要注重分析该示范课的取得成绩或存在问题的原因,这样就必然要求老师们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要求老师们养成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每学期都安排骨干教师示范课(或其他类似课),并在示范课后组织同教研组教师按标准深入评课,经过几年的努力,教师的文化品位和业务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教师论坛是同伴互助重要平台。为了给老师们展示自己思想的机会,我们从2003年起创办了学校教师论坛,到目前已经举办10届,共有近百人次的教师在教师论坛上向全校教师交流自己对教育教学以及学校管理的认识。从第一届教师论坛的讲述自己身边的感人事迹,发现身边的闪光点到如今的以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为主要特点的变化,反映了他们对教育教学认识的深化。由于论坛要求发言者必须形成文字稿,这就不仅使发言者能站在全校老师面前侃侃而谈,表现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必须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教师论坛不仅实现了教师间的互助,更重要的是达到了督促老师们养成读书和反思的良好习惯。

教师业务能力考试成为同伴互助的新的平台。为了使老师们关注高考,了解高考走向,研究高考命题规律,从2006年起,我们就在每年的十月份进行一次教师业务能力考试,考试主要内容就是,当年的高考题:或者从各地试卷中选出一套,或者把几套试卷整合成一套试卷。但是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个别学科并不去认真研究高考试题,而是在考前简单突击背几套试卷,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英语试卷主要是选择题,所以在不到十分钟时就已答完试卷交卷走人,造成了特别不好的影响。

为了使教师能够切实认真研究高考试卷,经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自本年度业务能力考试起,业务能力考试主要考察教师的分析高考试卷试题的能力。主要思路如下:

第一、由科研室从各科高考试卷中选出5道选择题,一道主观题(英语选出10道选择题)。

第二、考试时要求教师们按以下步骤分析试题:

选择题:A、写出本题答案;B、写出本题所考察的知识点;C、以学生理解的方式说明选某项的原因和不选某项的原因。

非选择题:A、写出本题答案;B、写出本题所考察知识点;C、分析答题思路,以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说明为什么这样回答问题。

第三、考试结束后,组织学科教师共同评卷,每张试卷最少需经过四位老师过目,每位老师阅卷后,给出一个分数。

第四、建议老师们以此次考试为素材写一篇教学反思。

实践证明,这种设计起到了较好的同伴互助效果。这种效果主要体现在:教师们为了能够比较好的说清回答的问题,就必须:第一、认真阅读、研究高考试卷;第二、就会自觉地坐在一起探讨该如何以学生理解的方式高效率的说明问题。从考试的结果和考后的调查看,多数学科的老师都在考试前进行了集体研究。

课题研究——研中学

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途径应是多样的,通过教育理论、专业理论的学习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不断的教学实践也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深刻的教育教学反思可能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更有效的方法。因为反思需要理论的支撑,所以会刺激我们去学习理论,反思是对具体教育教学行为的反省,所以需要我们认真地回顾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这样反思就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所以反思应该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做好反思,需要具备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要养成教师的研究意识、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参加不同层次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来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我校在这方面是有着良好的传统的。十五期间,我们参加了中央教科所德育中心主持的教育部重点课题《学校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行动研究》和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主持的教育部规划课题《学习困难生认知结构特征及大面积干预》课题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由于我们体会到了研究能力与教师业务能力的正相关关系,所以非常重视教师的研究能力的提高和研究意识的培养。

首先,也是我们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为青年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奠基工程”,主要工作模式就是要求青年教师针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开发一个课题,加以深入研究,经一定时间研究后,学校组织评审小组对各该课题进行答辩验收。目前已有40名青年教师的课题通过了答辩顺利结题。而且有的老师的结题报告在市相关学科论文评选中被评为一等奖和二等奖。

其次,创造条件为老师们提供研究平台,经努力争取,06年我们成为中央教科所学校教育研究部《科研兴校》项目组成员校,08年我们又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的研究工作。

专家引领——导中学

教师文化品位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固然需要教师的主观努力,但不等于坐井观天,闭门造车,要提高教师文化品位和业务能力,还需要以开放的胸怀,勇敢的走出去和请进来,充分利用校外优质资源,实现有效地专家引领,在有关专家的引领下占领有关知识领域的制高点。由于他们有这种认识,所以在“十五”期间他们就很重视请进来和走出去工作,如邀请大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梁卫为全体教师作了《教师行动研究简介》的讲座;邀请辽宁师范大学金洪源教授做认知心理学辅导认知心理学和学习困难学生认知结构特点及干预的理论培训;邀请金洪源教授为青年教师作《教育科研的选题、方法及科研成果撰写的基本要求》讲座;邀请金洪源教授到校和高三班主任就高三学生心理调试问题举行座谈会,对高三教师做心理调试培训;邀请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书华师为老师们做《学校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行动研究》的课题培训;邀请大连教育学院心理学博士赵娟老师对部分青年教师作课题汇报具体辅导和培训。聘请金洪源教授为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技术顾问;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定期参加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研究生对心理咨询案例的分析会。不定期邀请名校名师到校为教师作讲座并交流教育教学经验等。

通过专家引领,教师们的理论水平、教育教学的自觉性、教育论文的写作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在专家的引导下,教师们站的会更高,眼界会更加开阔,成长得会更快。

我们认为,本轮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思路是正确的,但是要把这种思路落到实处,需要个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做创造性的结合,这样才能使教师教育取得应有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