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的青春之声 | 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优良家风
时间:2024-03-18 16:42:24 发布人: 点击:1615次
去年年末,越剧《新龙门客栈》爆火,扮演贾廷的陈丽君凭借精湛的戏曲表演火速“出圈”,随着她一起火起来的还有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杭州亚运会期间,陈丽君与搭档在小舟上为国际贵宾表演了《梁祝.十八相送》,实景展现了中国传统戏剧之美,她在接受专访时说到:“那一刻,我觉得非常骄傲,为我们的文化,为我自己是其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就是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从《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到《上新了.故宫》,当下的青年群体对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巨大热情。故宫、天坛等知名文化景点,陕西博物馆、新疆博物馆等各大博物馆都已成为打卡的热门地点。文明弦歌不辍,文脉绵延不绝。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赓续精神血脉,激扬中国力量,更当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凝万古之志,汇千载之思,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激荡波澜的气象万千。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如果仍觉得这比较虚无,那么小到每一个我们所生所养的家庭,也有我们需传承的家规和家风。
家风亦称“门风”,是一个家庭生活传承中长期形成起来的文明风范和道德风貌。家风看不见,摸不着,却渗透在家族每一个成员,每一个后代的灵魂中,成为个人品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家庭成员的精神纽带。《包拯家训》以宗法警示后代,后代子孙一直未辜负祖宗所托,居官清廉,留有美名;王羲之教子练字“练尽缸中水”,一池墨水成为立身治业的家风佳话,世代相传;方孝孺以“克己复礼,言传身教”的家风,影响了江南地区的士风、民风和学风。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从《朱子家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颜氏家训》的“是以与善人居,如入兰芝之室,久而自芳也。”到曾国藩《诫子书》的“养心之难,又在慎独。”“小家”的家风世世代代提醒着人们关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文化基因,也影响着社会。因此,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每一个家庭具有良好的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有了每个“小家”的清风明月,才有“大家”的风清气正,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巍巍巨轮行稳致远。
指导教师:语文组唐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