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的青春之声】 珍爱生命 远离烟草
时间:2023-05-22 16:45:4 发布人: 点击:2617次
回首晚清,鸦片大量传入中国,官员腐败,政府无能,包庇走私,使得全国上下军备废弛,百姓民风日下,社会萧条,中华民族危在旦夕。直至虎门一箱箱鸦片倒入沸腾的池中,林则徐销烟这一壮举才结束了鸦片在中国的肆虐。时至今日,我国进入法治社会,毒品问题的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取而代之的是烟草这一伤身害心的利刃。
依据科学研究,香烟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比空气中高得多,吸烟时,放射性物质随烟雾进入支气管和肺部,并于肺粘膜处沉积,不断放出射线危害肺部。吸烟者肺部接受的放射线照射量比不吸烟者高出五倍之多,吸烟者死于肺癌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高出二十二倍以上。这已成为致癌的直接因素之一;此外,吸烟还会污染空气,危害他人健康。烟草中含有许多化合物有害成分,其中主要是一氧化碳等气体。一氧化碳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力强,一旦侵占氧气位置,使血液输氧能力下降,严重时会使人窒息死亡。人体吸入浓度为百分之零点五的一氧化碳时,经过二十至三十分钟就会出现脉搏微弱,呼吸减慢,最后衰竭而死。烟草中一氧化碳浓度虽然无法达到致死浓度,但在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慢性中毒也成为一种可能。可见于己,吸烟有害健康,在吞云吐雾中悄然吞噬着我们;于他人,二手烟污染空气,在呼吸转换间侵害他人身体。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为我们留下许多美好品行。古人云:“顺理则裕,从欲惟危。”面对烟草诱惑,每人都应该做到克制欲望,自觉远离。不因屈从一时之欲与好奇心而去接触,尝试,使自己健康受损,染上烟瘾。正所谓“克己复礼以为人”唯有攻克自己的欲望,才能守住“礼”,到达“仁”的圣土。顾炎武告诫后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远离烟草,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更是对身边的人乃至整个社会负责。作为庞大集体中的一员,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之一。如此,戒烟不仅是对身体的保护,更是对社会的负责,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可若沉溺其中,无法自拔,便是忘却了自己的责任,忘却了文明的意义。
马克思有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只有所有人共同努力,承担各自应尽之责,远离烟草,携手创建无烟校园,打造无烟社会,才能拥抱美好环境,成就健康人生。
指 指导教师:语文组 唐新宇
学 学生指导:谢宛桐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