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教学科研 > 课题研究

倘能跋涉何辞远 ,只顾攀登莫问高!

时间:2019-03-09 14:31:54  发布人:  点击:26665次

                  倘能跋涉何辞远 ,只顾攀登莫问高!   

                                ——我校《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语文备考

                                            冯坤

      时光总是匆匆流逝,2018年已然离我们而去。回顾2018年,作为教师,我们当然不会忘记搅动教育界一池春水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以往不同,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首次凝练提出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翻开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淡蓝色的封皮让人内心一下子就平静下来,这58页薄薄的册子里,蕴藏着国家对培养我国栋梁之才的期盼和信心。

这些年来,语文学科的教学和高考饱受诟病:课堂老师教的都不考,高考题越来越难;作文千方百计要出新,新了又说太难;题型不变会说陈旧,变了又说不会做。这些问题,说到底,是跟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有关。语文学科高考考查的是能力,而语文能力却又是很难培养的。所以说,学好语文其实是很难的。中国的语文教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境地。《新课程标准》真是因时而生。《新课程标准》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是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与2003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相比,新课程方案进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优化了课程结构、强化了课程有效实施的制度建设。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片面追求开学率的倾向,更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不只是为升大学做准备,还要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新课程标准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必须改变。在我校,绝大部分学生学习语文自觉性差,不重视语文,认为学不学都差不多,反正也差不了多少分。课堂上有一部分人不认真听讲,作业也有人不认真写。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对全社会都不重视母语学习、数典忘祖的现状有深深的忧虑,也都深刻地感受到了那种快被边缘化的压抑。我们也觉得语文教学必须改了,我们觉得应该从我们力所能及的地方做起。让学生爱学语文,让学生学好语文。当然,我们知道,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但是我们要先做起来,正所谓:倘能跋涉何辞远 ,只顾攀登莫问高!下面我就以我们这一届高三备课组教学为例,谈谈我们的一些“变化”。

一、以核心素养为本,重视阅读,重视积累。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就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我们的最先变化就是在20169月( 也就是我们这一届高三学生刚入学时 )开设了语文阅读课而语文阅读。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阅读课上得有声有色。我们采用了指定性阅读和自由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阅览室阅读经典名著,在教室里读《我与地坛》《名人读经典》。我觉得只要认真读进去了,日积月累,就会成为学生生命的底子。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只能通过看似无用的阅读来养成,无用之用才是大用。阅读的同时,我们还要求学生记阅读笔记,积累写作素材。阅读能感染学生,让他们感受人间真情。所以才有了在“二中好声音”上学生们动人的朗诵,才有了“”读书交流会。这样的阅读坚持了近两年,让学生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即使现在高三,我们每周五早晨,依然让学生读背10——15分钟的背诵篇目,并统一在方格本上练习写字;让学生阅读《作文素材》,并指导学生如何利用课内文章做写作素材。现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又把阅读推向深入。这样,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我们的阅读活动把所有的阅读方式都进行了。从自由阅读指定阅读,从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从校内阅读——校外阅读。

二、以培养能力为纲,重视表达,重视思考。

语文的基本能力是听说读写。我写作对高考的至关重要,同时写作也是学生让头痛,让语文老师不愿意去做得事。我们从高三起,开始上连堂课,单周考试,双周写作。本学期我们进行的是高三写作序列训练,从审题立意、到以论文结构(对照式、层进式、并列式)、议论文标准段、议论文拟题开头、议论文结尾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效果很好。学生从一开始不愿写到期盼写,从不会写到写的很好,这个变化是非常明显的。我们的过程非常规范,从指导——训练——批改——讲评,这个过程真是很累。周四一节指导,一节学生写作;周五就批完;周一或周二就作文讲评。每周末一套综合卷,批改量太大,我们高三备课组的五位老师真都是在批改中度过,但没有人叫苦叫累,反而很有成就感,借此机会,我对他们表示感谢,也为努力拼搏的我们点赞。

三、稳中有变,因势而为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让高三背考更规范更科学,我们研究近五年的高考,详细制定备考复习计划。每项任务都分配到人,各司其责,所有的资料课件全部共享,精诚团结。半学期下来,我们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古人云: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聪明的人(往往会)根据时期的不同而改变(自己的策略和方法),有大智慧的人()伴随着事物(发展方向)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语文教学和备考也是如此。我们的文言文和诗歌复习,改变了以往的做法。以往在高三一轮复习时,一般先复习课内文言文和课内诗歌,然后进入二轮复习。而我们今年,因为高二学考时对课内文言文诗歌复习得比较充分,学生还没遗忘,再复习一遍浪费时间且效果不好。于是我们先进入二轮复习,在复习完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后,在复习文言文和诗歌阅读。在复习文言文和诗歌时,我们先复习课内的文言文和诗歌,然后复习课外文言文和诗歌一般知识,由课内到课外,这时,学生恰好进入到有些遗忘的时候,时机恰到好处。我们再复习课内文言文时,就把课内的文章当成课外阅读一样训练,感觉进行得很顺,学生上课非常投入,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比以前有很大进步。诗歌鉴赏以前复习得很细,从各类诗歌鉴赏到各种手法,学生掌握得并不好。今年我们复习诗歌简化了很多,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读懂诗歌上,脉络清晰,效果明显。

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要求我们从学生成长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和高考,让学生从语文课上以情感为体验,更好思考、体味人生的不同,让生命成长的过程变得更精彩。时光总是匆匆,高三已经过半,转瞬间,这一届孩子就会离开母校。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教育从来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创新,这一届孩子的语文能力会有极大提高。我们全组教师会通过不断变革和创新,让语文核心素养真正地在教学中落地生根,让语文课程学习能真实地改变学生的生活,进而影响他们,让他们心中永存美好。郭沫若当年给北京大学学生赠言:“只顾攀登莫问高。”很多时候,注重过程、看淡结果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最后用“倘能跋涉何辞远 ,只顾攀登莫问高”与大家共勉!

                                                    

个人简介:冯坤,高级语文教师。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课改先进个人

大连市师德标兵   、大连市优秀教师   、大连市优秀班主任

 教育格言: 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帮助学生迈出踏实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