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长廊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化长廊

【慢修行之畅游书海】胡世民老师: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读《唐玄宗传》有感

时间:2018-02-04 19:35:57  发布人:  点击:12849次

导言

暂别讲台和学生,沉浸在俗世的烟火里,让灵魂进行另一种修行吧!用阅读充实头脑,与高尚的心灵对话;用旅行放松心情,与斑斓的风景交流;用影视丰富想象,与百样的人生擦肩~~这里,各种有趣的灵魂,逐一与你分享。

作者简介

胡世民,中学政治高级教师,1993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学士学位,现任大连市第二中学政治教研组组长、大连市教育学会高中政治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曾获中山区优秀青年教师中山区优秀教师中山区先进生产(工作)者大连市优秀教师大连市优秀工会工作者大连市知识型职工大连市第二中学校园名师等荣誉称号。市观摩课获得好评;多次担任大连市高中政治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评委,多次参加大连市期末联考命题工作,参编多部教辅材料。开发的《毛泽东诗词赏析》课程在第四届大连市普通高中优秀校本课程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教育信条:聚精会神教好书,一心一意育好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一名言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在总结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位君主——后唐庄宗李存勖一生成败得失、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说出的。读了当代史学工作者乌廷玉所著的《唐玄宗传》后,我认为这一名言也同样适用于唐玄宗的帝王生涯。

 

 

唐玄宗李隆基(685——763年)是我国2000多年帝制史上地位很特殊的一位帝王。其42年的皇帝生涯很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28年开元时期和14年的天宝时期)。开元初年,年轻有为的李隆基意气风发、锐意进取、励精图治,处处以其曾祖父——唐太宗李世民为榜样,为再创大唐盛世而不懈努力:他选贤任能,兼听纳谏;他提倡节俭,力戒奢靡;他顺应潮流,推进改革;他厉行法治,严明赏罚;他巩固皇权,防止政变;他选任良将,整顿军旅……唐玄宗的改革,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生产发展、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从而开创了中国封建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唐朝的国力达到了巅峰。但是,从开元末期,玄宗在长期升平殷富中逐渐发生了变化,早年奋发有为的精神丧失殆尽,两大问题却潜滋暗长起来:他认为天下无复可忧,便深居禁中,怠于政事;他拒谏饰非,崇道术求长生;他亲小人,远贤臣,信赖宦官,罢黜良相贤臣,在长达十九年的时间里重用奸臣李林甫,其后又任用品行恶劣的小人杨国忠为相;他好大喜功,热衷于开边拓土,因此恶化了民族关系,并且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同时他扩充边军,导致军事布局上外重内轻,中央集权被削弱;在个人生活上,他奢侈腐化,追求享乐,并且放纵杨氏姐妹穷奢极欲、浊乱朝政……玄宗在腐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政治上一再受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等的蒙蔽,终于在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酿成安史之乱(次年在马嵬兵变中他被迫退位),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一蹶不振。纵观玄宗的一生,早年的英明睿智不下于其先祖太宗,晚年的昏聩奢靡不下于宋徽宗等亡国之君。而造成这一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封建帝制本身无法克服的制度性根源外,唐玄宗本人思想作风上的变化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因为,中外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了,对于一个封建帝王来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一名言对我也具有警戒作用。作为一个已有25年工龄的中年教师,近几年我对事业心大大消减,工作热情逐渐降温,追求安逸之心却在潜滋暗长。结果这几年我的业务水平在不断下降,工作上不思进取、因循守旧、不愿改变、不能创新……这一状况若不改变,后果将不堪设想!我当以唐玄宗为戒,始终保持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作风,始终保持拼搏进取、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继续聚精会神教好书、一心一意育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的中国梦和我校事业的更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大家都能从唐玄宗的人生悲喜剧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