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防控,让结核病远离我们 —— 大连二中召开结核病预防工作会议
时间:2017-11-21 21:8:15 发布人: 点击:13126次
每年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针对近来各地进入到各种传染病的多发期和高发期,特别是针对最近湖南益阳桃江县四中肺结核事件,大连二中召开结核病预防工作会议,率先防控,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预防结核病发生。
学校群体的疾病防控向来是我校工作的重点,在防控结核病的工作中,学校特别成立了以雷明晓校长为组长、苗雨强书记为副组长,的大连二中结核病防控小组,先后两次召开了有针对性的结核病预防工作专项会议。会议要求学校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每天要及时考勤,认真核查、跟踪学生请假的具体原因。发现发烧、咳嗽症状要及时处理,必要时要进行规定时限的隔离。
二、每天在间操、体育课、体活课和课间时,保证班级有专人负责对教室进行通风。
三、要重视对肺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的宣传科普工作。充分利用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站、微信平台、校报校刊等多种信息传播媒介,学校以此使师生能够正确了解结核病,做到提前预防、及时治疗。
四、按照市卫计局和市教育局安排部署,要对每学年新入学学生及时开展结核病症状筛查。
全社会参与,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结核病防治素养,促进公众养成有益于结核病防治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手段。
学校召开结核病预防工作会议,在广大师生中营造了防治结核病的科普宣教氛围,对推动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减少结核病在学校的传播和蔓延起到了积极作用。
附件
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2016年版)

全社会参与,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结核病防治素养,促进公众养成有益于结核病防治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手段。
2017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联合起来消除结核,不让任何人掉队。
一、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1.结核病又叫“痨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侵害人体肺部,发生肺结核。
2.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
3.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二、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1.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很容易发生传播。
2.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3.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同室工作、学习的人都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感染结核菌,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排除。
4.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三、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1.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医院看病。
2.肺结核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3.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县(区、旗)、地市、省(区、市)等区域均设有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
四、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1.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应避让他人、遮掩口鼻。
2.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3.肺结核病人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
4.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5.肺结核可防可治。加强营养,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五、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
1.肺结核治疗全程为6-8个月,耐药肺结核治疗全程为18-24个月。
2.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自己恢复健康,同时保护家人。
3.肺结核病人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病人一旦耐药,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社会危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