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教学科研 > 校本研训

【多彩假期之珠光玉影金声·读书篇2】沈晓钰老师:读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时间:2016-09-06 13:34:57  发布人:  点击:5645次

 导言:多彩假期,可曾留痕?捧一部经典,青灯黄卷,微风清茗,胸中激荡起古今波澜;游一方胜地,驼群雁阵,小桥流水,眼前始见得纵横江山;赏一段佳片,惊悚悬疑,史诗传奇,耳畔久回响绝世独唱;让我们携手相约,伴着静好的岁月,就在这美妙的珠光玉影金声交织的世界中徜徉流连吧……(科研处 莫维主任

 

 

沈晓钰历史组教研组长,大连市骨干教师,大连市中山区骨干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特点,找到适合我校学生的历史教学方法。在市教研活动中上观摩课,做专题讲座,所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并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教育格言:尊重差异,静待花开;也许有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它是一颗参天大树……

 

读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历史组 沈晓钰

高考结束后,利用闲暇时间读了徐中约先生的巨著《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说是巨著,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这部书很厚,加上后记,一共有627页,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大部头;二是这本书非常著名,该书自1970年面世后五次修订,销售数十万册,为欧美及东南亚等地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权威著作及最畅销的学术教科书,是一本极具深远影响的经典力作。很多年没有读过这种大部头的书了,一开始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但是,没想到真正读起来的时候发现,它并没有那么晦涩难懂,相反还很引人入胜。

该书作者徐中约(1923—2005),生于上海,是中国近代史研究权威学者。194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4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历史系主任、荣休教授。徐中约这本《中国近代史》从1600年一直写到2000年,初版于70年代,后不断修订再版,在海外享有盛誉。

本书自清朝立国起,下迄21世纪,缕述四百年来中国近代社会之巨变。作者明确指出,这段艰难的历程并非如大多西方汉学家所言,是一段西方因素不断输入而中国仅仅被动回应的历史。作者拈出三条线索: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以及在新的天地里寻求一条求生之道。作为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三股最重要的动力,并通过对近代中国内部社会动荡的描摹,向世界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儒家帝国经无比艰难,蜕变为一个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正如国内某历史学家评论的,“它的内容丰富而全面,分析问题比较实事求是,没有极端的地方。另外,它吸收了西方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观点,也反映了中国内地1949年初版的同类著作中的一些观点。这本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成果,而且有自己的看法。”
    我读此书,最深的感触有三点

一是作者对各阶段历史都有自己的评论。这些评论,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是从一个历史学家的角度的评论,是非常必要的。作者是资深华裔美国历史学家,掌握资料相当丰富,写作态度相当严谨。现在国内有一批历史学家主张,历史主要是弄清史实真相,他们很少或者基本不作评论。他们认为,历史学家就是弄清事实,至于解释,是政治家的事情。而实际上他们的观点只对了一半,严格说来,历史没有解释,就算不得历史,正如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代史。历史学本来是为了现代服务,历史学家的责任就是通过历史事实找出社会发展的前因后果,从中找出教训,以利现在和将来。没有解释的历史算不上历史,何况材料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解释。读徐中约这本书感觉就不同,它能让我们对史实的意义有更深的理解。这种理解是借助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不是仅仅依靠读者有限的基础。这样更有利于读者在读书的过程中收获更大,并且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形成争鸣,才能推动历史学的发展。

二是作者虽身处欧美学界,想通过本书表达的却是“以中国人的身份对近代中国发展进程的看法”。但是这种表达不囿于任何一家学说、一种主义,开出一种折衷调和的历史观。作者以超越意识形态、阶级、党派、种族和文化的眼光,怀抱对各色历史人物的宽容、同情、善意之心,能够公平公正、客观冷静地看待历史事件的发生。并且参考了大量的档案文献及研究著述,以跨学科的方法写就这部描述近四百年中华民族之挣扎的史学巨著。徐中约先生在2005年去世,他在最后一版《中国近代史》的最后一段话是这样说的:“通过改革,一种中国式的,有节制的民主政体将应运而生。如果它是某种类似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学者和政治家们所追求的那种政体——中西文化精华的结合,完全现代化的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一定会为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在这里,徐先生最后一次披露了他的“中国人的身份”,那种在海外爱着故土的拳拳之心。

三是作者作为史家的严谨的治学深深地感染了我。这本在大陆出版的简体版的结尾,延续到了“中国的崛起”,也就是21世纪的历史,这显然是补充进来的最新内容。也就是说:当时徐中约先生以78岁高龄,仍然与时俱进,抱病增写了1997年的“香港回归”、1998年的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互访等最新章节。每有新版的机会,徐中约先生都会跟踪中国的社会发展,续写新的内容。说起来,一部《中国近代史》,能够在30年间经常修订,不断增补,作者本人就见证了一个庞大民族的激荡经历,也算是一个历史学家的幸运,在我看来更体现了徐先生作为一个真正的历史学家,他本人严谨的治学态度。 

读史有智慧,读一部中国近代史让我们看到了整整几代中国人的悲壮奋斗,更是感受到了一个真正的史学家的拳拳爱国之心;以史为鉴,正如徐先生一直期盼的,中国的真正崛起不是梦,实现“中国梦”就在不远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