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习胡老师体会

时间:2014-12-31 12:11:57  发布人:  点击:2684次

 

学习胡老师体会
 

马舒

     刚踏足二中这片土地的时候,最先耳闻学校有几位渊博的达人,其中首屈一指的就是胡世民老师。老师知识渊博,备课认真是出了名的,是全校老师景仰的对象,当时不知道是怎样的一种认真精神让全校老师完全折服,记得当时每天来得都很早的我,每次早上去班级考单词时经过政史地会听到有人大声的背诵着什么老师捂着耳朵大声的准备着上课的内容,我很震惊。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流动在这样宁静的清晨,感动着也激励着很多人的心。在我们学校的确很需要这样的精神,而在于我,这样的认真程度也似乎只存在于刚工作的那年吧。很感动很鼓舞也很羡慕,这是一种工作的精神,也是他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吧。每次看见老师,他拎个水壶,都很热情的打着招呼:“小马,早啊。”那种微笑中也带着一种劲头。让慵懒的早晨也提气不少。如果每个人都能象胡老师这样饱含热情的生活工作那会是怎样的一种境界。以上是我对老师工作及生活态度的景仰之情。下面谈谈我对老师备课过程的体会。

 

     备课,作为教师的基础性工作,它的细致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一切。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听过,看过,拜读过他如何备课后我很受鼓舞,他把备课分成四个步骤,大致我们备课的步骤也是如此,可是他将每个步骤都做的如此精细,研读教材,构思教学设计,准备教案,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以及教学预演。每个过程都细致有序,每个步骤都那么饱满。比较自己备课的过程,这些都在做,可是每个步骤都不象老师那样饱满,教材研究的不够深入,听说他都背教材,令人瞠目,我自叹不如。我准备也背来试试。仔细研究教材,教辅,联系册,更加深入题海,提取精华,从今天开始做,每一天都不算晚。第二个步骤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准备中,老师能真正做到不拘泥于教学参考书,不被条条框框束缚又能紧扣教学突出重点。这的确需要很深的功夫,很好的创意,可见老师为此耗费了多少脑细胞。一个教龄丰富的老教师能几十年如一日对教学如痴如醉,我难以言表崇拜之情,惟有更加努力。第三个环节在研究学生方面 我觉得自己做的的确很不到位,学生的普遍水平较差,有时经常让我很泄气,因材施教,说的容易,做到太难。我也曾经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个性与英语水平,还曾经逐个排查单词及作业情况,也算兢兢业业,也收到很好的成效,但能始终坚持下去,对学生耐心细致还是不能和胡老师相媲美。努力。最后,关于教学预演,老师捂着耳朵大声背诵的身影闪现在我的脑海,我也依稀记得自己刚毕业时候每天拿着教材独自在房间里练习着上课时要说的话,联系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衔接的话语,看来这样的精神应该重拾了。

 

     对于胡老师的工作态度,我学到的最多的就是两个字:认真。这种认真连接着他对工作的热情,对同事的热情,这种热情和认真的精神感染了校园,感动着师生,我似乎每个早上都被这种精神鼓舞到,但惭愧被浮尘牵拌,有时有心却无法效仿。也许我永远无法赶超老师,但我也在努力,未来会更努力。这是我的肺腑之言。

     最后想说,学校组织学习胡老师是个很好的活动,老师是我们身边的人,大家亲身体验到他的事迹,感染和鼓舞着我们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