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长廊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化长廊

【原创二中】秀秀我的多彩假期1:《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影评

时间:2016-03-03 9:29:59  发布人:  点击:5794次

 

究竟什么才是真?

 ——《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影评

语文组:张敏老师

假期闲来看了几部电影,其中《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让我回味最多。这部电影本来是不抱什么太大期望去看的,因为西游记题材的影视剧泛滥,加之86版电视剧是心中不可超越的经典,可以说是因为没有更好看的才不得已选择了这部电影观看,不过看过之后还是有些许想法的。

以前看电视剧《西游记》三打白骨精片段时,十分为孙悟空不平,觉得唐僧太刻板,自己肉眼凡胎看不出妖怪也就罢了,还不相信自己的徒弟,轻易中了白骨精的离间计。可这部电影对此却有新的诠释,唐僧仍然是那个肉眼凡胎的凡人,孙悟空仍然是那个火眼金睛的齐天大圣;唐僧仍旧是人妖不分,孙悟空仍旧是一眼看穿——可是结果却与电视剧表达的大不相同,电影的结果是孙悟空最终理解了师傅,而不是原谅了师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我觉得这其中的原因也正这部电影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探讨究竟什么才是真,最终它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们一起来看看电影怎么展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的。当孙悟空初见唐僧时,他是个毫不开化的猴精,他冒冒失失地问要去西天取经的唐僧:“破经讲什么?” 唐僧说“真相。这个世界的真相。”孙悟空说“想知道真相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俺老孙的火眼金睛,我自己都怕了。”孙悟空对自己的火眼金睛非常有信心,那时他认为用火眼金睛看到的一切就是真相。我们看惯老版电视剧的人会认为孙悟空的想法是理所当然的。这是电影开头的片段,它引导着观众在一开始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什么才是真?而这“真”就是唐僧不惜历尽千辛万苦要取的孙悟空口中的“破经”的真谛,所以我说这正是这部电影的主题。那么是不是我们亲眼所见的一切即为真呢?亦或是孙悟空用火眼金睛所见的一切算是真呢?

再来看看电影中的这段话,当沙和尚睁大眼睛看事物的时候,唐僧说道:“悟净,经书上说,一念迷,则是众生,一念觉,则是佛。你眼睛‘咣’一下睁这么大,也是看不见路的。”唐僧明确表明了真相靠的不是眼睛,虽然这话是说给沙僧的,但自然也是说给观众的,唐僧当然觉得即使是孙悟空用火眼金睛看到的也是没有真正的看见真相。那么对“真”的追求到底靠什么呢?

影片中的国王对唐僧说了这样一段话“小和尚,人间早成了地狱,人心的恶火,佛都灭不了。凭你?”这句话更加直接地摆出了这个问题:什么才能求得“真”?与人性的恶相对的正是要取的“真经”,悲观绝望的国王认为就是佛本身对此也无能为力。这句话有明显影射现实的味道,现在有些人的人性确实恶的连佛都灭不了,怎么办呢?是需要孙悟空这样的人物吗?用火眼金睛发现恶人然后杀之后快。电影中明显认为这不是最好的办法,或者说不是釜底抽薪的办法。我在心中不禁要问:孙悟空,你杀得过来吗?你杀了一个妖怪又能对成了地狱的人间起多大的作用?那么电影中认为应该怎么对付白骨精呢?也就是对付我们生活中那些人性的恶呢?我们只能在主人公唐僧身上去找答案。电影中的情节是脱离原著的,他只是借助了《西游记》的外壳而已。故事的结局并不是孙悟空用金箍棒打死了白骨精,而是唐僧心甘情愿地牺牲了自己的性命度化了白骨精,最终让白骨精转世重新做人,不再继续做妖。白骨精为什么宁愿永世为妖,因为她对前世做人时别人对她的冷漠无情充满仇恨,她觉得做人是痛苦的,只有做妖才能摆脱这种痛苦,这难道不是离“真”越来越远了吗?

后来观音对被唐僧赶走的孙悟空说了这样一番话“你火眼金睛看的是真相,而你师父看的是心相。……不要用你心中的对与错去衡量别人的对与错。”这时我们与孙悟空一样恍然大悟,唐僧西天取经要求取的“真”并不只是眼睛所能看到的真相,而是心所能看到的真与善!孙悟空固然能识别出白骨精是妖怪,他能做的就是将妖怪杀死,永绝后患,而唐僧想做的则是度化,将妖度化为人,将妖心中的恶念拔除,重新向善,这样世上会又多一个心存善念的人,而不是少了一个妖,区别是显而易见的。而电影在对白骨精的教化过程上表现地也很真实,白骨精是那样不可教化,冥顽不灵,唐僧无论对她讲什么,她都无动于衷,以至于让唐僧搭上了一世的轮回,这种付出可以说是惨重的,可又是值得的。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全民目击》中孙红雷饰演的父亲,他替女儿背了死罪,用生命让女儿长大懂事,这怎能不算是一种伟大?又怎么能说是不值得的?

“不要用你心中的对与错去衡量别人的对与错”,是呀,说得真好!难道悟空认出妖怪杀死妖怪就是对,唐僧不惜个人生命去感化妖怪就是错吗?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孙悟空,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总会固执地认为那就是对的,是否试着去理解别人的想法呢,或许比自己的高出一个境界呢!

虽然唐僧死了,可是白骨精重新做人了,再看孙悟空呢?唐僧临死时说:“你愿意信我吗?”悟空说:“老孙从今往后只信你一个人。”可见,唐僧用自己的行动不仅感化了白骨精,还感化了原本顽劣不堪的孙悟空。唐僧又说:“小僧想好了。一世不消,我度一世;十世不消,我度十世。”孙悟空则回说:“好,十万八千里,老孙等你回来。一世不来,老孙等你一世;十世不来,老孙也等你十世。”有这样的铁杆追随者,还有我们可以想象的转世后心中充满善念的白骨精,我们不由得替唐僧高兴,因为他最终证明了自己是正确的,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这也打开了我小时候心中的一个疑问“为什么孙悟空不一个筋斗飞到西天取回真经?”

身为一名教师,我不得不觉得这个影片其实谈的是教育问题。白骨精是个“差生”,而且是那种很差的软硬不吃的差生,她自己都说“你感化不了我”、“你休想感化我”。孙悟空是一个严厉的教师,他发现了白骨精的种种错误,然后把她开除了。唐僧不停地给她讲道理,教育她,感化她,最重要的是唐僧一直试图打开白骨精的心结,他不停地追问白骨精的前世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就应该这样,要了解学生的内心,知道Ta为什么这么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学生真的像白骨精一样难以教化,可是看看唐僧,让我们坚信只要自己坚持,总会起到作用的。影片结尾脱去妖气的白骨精已经转而从善,她的心中对唐僧又会是多么的感恩。多么希望能有学生在我的教育下发生这样的变化啊!……哈哈,想多了。就此搁笔吧。                                     201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