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读胡老师《我是如何备课的》学习体会

时间:2014-12-31 12:6:37  发布人:  点击:3115次

 

读胡老师《我是如何备课的》学习体会
 

盛中华

听完胡世民老师在教师论坛上的精彩汇报,受益匪浅。假期又拿出胡老师的讲稿细细阅读,把他备课的各个环节与自己的一一进行比较,发现了自己备课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一:研读教材环节

在以往的备课中,我理解的教材仅限于手头上正在使用的某册书和教参,而胡老师理解的教材还包括《课程标准》,高考纲要,练习册和其他教辅材料,前两者是我尤为忽视的!胡老师在研读教材环节中还提过一句:“教之前,教科书上的不少观点,我都未完全搞懂读懂”这使我联想到试卷讲解中对某些文化点(有别于知识点)的一带而过:阅读理解或完形填空中的某个人名,地名,节日,风俗,是否可以尽我所能的查准出处?胡老师说:“在课堂上尽量避免列举学生们手头拥有的练习册上出现的实例,而是列举学生课后见不到的实例”,这使我联想到英语课堂上老师给学生们举的例句,应该与时俱近,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如上学期期末翻译句子练习时,出现“哥本哈根”“阿凡达”字眼的两句,学生们就倍感兴趣。

二:书写教案环节

胡老师说:“每堂课前,我都在精心构思教学设计和认真书写教案上下一番苦工夫”。“教案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是智慧与心血的结晶,是对各种教材消化后再加工的产物,是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托”。在以往我的教案书写中,知识点的简单罗列占了很大成分,教学重难点不突出,缺乏教学设计,出现了书写教案与实际教学脱节的现象。其实,在教案中加入教学设计,体现教学思路,添加教学活动并不难,难就难在一如既往地坚持!我会在日后的教案书写中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教案质量。

三:备学生环节

胡老师通过每堂课前课后,找一些学生进行简单的交谈,来了解学生的情况。这一点对我也很有启发,我回忆起上学期期末一轮复习,课前也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通过找学生背经典例句,重要知识点之机,在纠正他们学问上的错误之后,贴心地鼓励一句,督促一声,都会换来学生们真心的回应!课外对学生真心的关爱和付出,在和谐师生关系,提高学生成绩上都会有莫大的帮助!另外,胡老师提到主动询问学生们是否跟得上老师的教学节奏,能否听懂练会。我以前采取的措施是让学生们给我写小纸条,向我反映学习中课堂上需要帮助的问题。但有时学生们反映的问题方方面面,我无法及时一一解决。小纸条并未起到预期的效果。日后教学中,我应采取胡老师的做法,每堂课前有针对性地找学生,及时解决问题

四:教学预演环节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尝试:每节课前像排练话剧一样,“排练”自己的课。随着时间的流逝,认为自己“有经验了” 舍弃了这一“演练”环节,也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胡老师说:“课前若不将自己在课堂上要说的话,要搞的活动记准记熟,即使课前的教学设计再巧妙,再合理,再科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我今后一定要在课前演练环节上多加注意。

 

“每一堂课对学生来说都是唯一的”。下面是我在两次高三年级备课中的一点心得总结

---高三英语模拟卷的备课:

高三模拟卷以题型全面,知识点覆盖面广,难度较大,有别于平时的单元测验。每做一套试题,学生都要获得答题技巧和答题速度的提高,因此对高三模拟卷的备课,在高三后期显得尤为重要。

一:做题---粗备

首先把自己当成学生,“我们要让学生跳出题海,教师就必须自己首先跳进题海。”并非每套模拟题都适合我校学生,也并非每套模拟题中的每道大题(尤指阅读理解题)都适合我校学生。所以第一遍粗备的时候,通过做题,我会删掉部分难度较大的试题。答完后仔细核对答案,首先纠正自己的错误。

二:梳理各种题型---细备

1.       单选 在重点难点题干下,标注点拨性提示,力求用最精准,最易懂话语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讲解:对学生进行语法专项指导,问题各个击破,一一掌握;指导单项选择的解题技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卷面上适当标注)

2.       完形 要求学生把正确答案填入空白处,我首先自己这样要求自己,以有利于更顺畅地回忆并理解原文,有利于清晰地辨别正误答案间的区别;词汇辨析题一定让学生记准词义(日后可适当做听写练习,以巩固对词汇的反复记忆);篇章把握题要在原文标注出处,以做到讲题时有理有据

3.     阅读 我深信这样一个观点 (并且让学生明确并深信):高中阶段的阅读理解题,每一道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提示(明示或暗示)。这样说来,阅读题应该拿满分?!对于学生来说,失分情况因人而异:有的词汇量不够,有的篇章把握能力不强,有的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甚至由于心理原因,如抵触畏惧情绪等,而使阅读题失分过多。备课时,除了备题,还要备学生。接触学生久了,都会猜测到学生容易在哪几道题上出错,细背时强调在原文标上重点符号,原文出处与题号一定划清楚,提醒自己讲题时有的放矢,目的性更明确。

4.     七选五 这是2009 年出现的新题型,目前题干内容都比较简单易答,备课时注意提醒学生两点:首先,一定读懂上下文(因为文章一定不难);其次,把握关键词(在原文中划下原词)。

5.     改错 通过上学期适量的训练,学生已经熟悉和掌握英语高考改错题的格式,常见考点。备课时,重点放在如何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形成规范答题的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练习时要做到有练必查,有查必评,有错必纠。

6.     书面表达。书面表达所需要的时间大约是20-25分钟,建议学生每两周选择一至二个体裁的短文进行自我训练,并与参考译文进行对比,看看自己文章中的要点是否齐全,语言运用是否恰当,并有针对性的记忆一些参考译文中的句子,好短语,只要坚持写作,不断修改,写作能力会得到提高的。备课时,尽量挑出范文中精彩的表达,准确地道的说法,并让科代表抄写在黑板上,大家共享。

以上就是我对胡老师《我是如何备课的》一文的学习体会,以及自己在高三教学中模拟试卷的一点备课心得。胡老师是我学生时代的老师,更是我工作中的榜样!他长年如一日的塌实与勤奋,深深地鼓舞着我,鞭策着我,感染着我。这篇《我是如何备课的》,也必将成为我日后备课的参照,成为我前进的动力!